第一六二章 决心已下-《潜行1933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没办法,有他在也是好事。”赵可桢摊了摊手。

    一家三口收拾停当,田中秀树早就在下面准备好了汽车,没过多久,三人就出现在了“东来顺”二楼的包厢里。

    “东来顺”是北平著名的回民餐馆,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永乐年间,尤其是一道经典的“涮羊肉”加“酸梅汤”,再配合上古色古香的老建筑,可以说是京城“老饕”们解馋消渴的必去之地。

    三人对着黄铜火锅,吃着手切羊肉,赵可桢还开了一瓶老酒,给母女两个一人倒了一杯,一家三口吃的是其乐融融,而田中则依然是尽职尽责的守在外面。

    饭过五堂,酒过三巡,夫妻两人对视一眼,赵可桢开了口:

    “女儿,我今天见了周馆长,他说你最近老缠着他,是有这回事?”

    “也没有老缠着啦,”赵尔笙脸一红,低下头喝了一口酸梅汤,心里思忖着喝了酒老头应该看不出来,这才笑道:“他人很有意思,知道的东西也多,你知道吗?他说有一种显影药水,写完字除非撒上碘酒,根本看不出来!我去学校化学实验室试了一下,真的很好玩。”

    “好玩是好玩,可你也不能老缠着人家,他是有正经事要做的,再说了,你爹和他不是一路人,现在虽然有合作,但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翻脸,到时候你恐怕会有危险。”赵可桢板了脸说道。

    “好啦好啦,您都说过无数次啦,我知道。再说了,你们之间的事,扯上我干什么?”赵尔笙不耐烦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这件事情不是儿戏,”赵可桢脸一板,正要继续劝说,旁边雍婕打断了他的话,从旁笑道:“好好的吃个饭,说这些干什么?”

    “好,不说不说,”赵可桢摆摆手,岔开了话题道:“女儿,你在学校,看这周馆长平时都干什么?”

    “我又不是天天在图书馆,我怎么知道?”赵尔笙白了父亲一眼,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,开口问道:“爸,您今天去找他干什么?”

    “去找几本书,就多聊了几句,没想到这周馆长年纪不大,对教育制度倒颇有研究,尤其是出言发人深思,比之我这搞教育的都要看的透彻,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用南京的背景在燕大谋了这个职位,现在看来是我小人之心了。”

    “周馆长是真的有才华........”赵尔笙眼睛里隐隐闪烁着几分喜悦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赵可桢点了点头,又看了旁边的妻子一眼,妻子的眼睛里也颇有忧色,显然也很担心女儿和方途之间的关系。

    顿了顿,赵可桢继续说道:“女儿啊,我和你妈有个想法,想请这位周先生一起吃个饭,不过我们立场不同,又不好开口,你能不能帮我们这个忙?”

    “让我帮忙?”赵尔笙愣了一下,“你们自己找他不就好了呀?”

    “是这样,”一旁的雍婕接过了话,“你父亲请他,他未必肯来,不过你请他,他应该不会拒绝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