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势待发-《北明不南渡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哦……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随着时间的推移。
    各地的对于科举改制的舆论,最终攻入京城之中。
    原本平静的京城内,随着外地士子因各种原因进入京城,对于科举改制的批判,也随之增长。
    同时,处于京城之内的读书人发现原本对于言论控制的跟着严的朝廷,开始放松了起来。
    当时,在茶馆之中,有一个外地的士子,当着大家伙的面指责朝廷的不是,结果本应该拉出去将其刮了的锦衣卫,却默不作声的离开。
    一度让其他人以为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一样。
    “圣上,这样真的不要紧么?”王德化对此表示了担忧。“如果放任那些腐儒胡作非为,京城怕是要乱起来。”
    “再等等,让你手下的番子,好好看着,暂时不要轻举妄动,还不到收网的时候。”
    科举改制,必将激化矛盾,但是在皇权很难下乡的前提下,想要强行推行,困难重重。
    想要推行科举,清洗儒家,那就不仅仅靠抓一两个小毛虾能够解决。
    朱慈要做的是,让大臣们吸收伤害的同时,误导各地的士子,引出更大的鱼出来,再一网打尽。
    一波流才是王道,下面闹,无所谓,京城闹那更好。
    当矛盾激化到了顶点,再一波推平。
    王德化,并没有意会朱慈的意思,但也只能按照朱慈的想法去办,让东厂的人暂时都去休假。
    等候朱慈的进一步指示。
    而在王德化离开后,朱慈让胡丰主传巩永固进来。
    王先通,因为弟弟的缘故,暂时被下放,巩永固基本成了军方的代表。
    皇卫营在这段时间抓紧着训练,扩充兵员。
    人数和实力上相比于当初刚组建的时候大有提升。
    不过最近休养生息,哪怕是南方左良玉之变,朱慈都没有调用皇卫营的主力。
    一来就是左良玉根本跳不了很久,二来,京城需要维持稳定,必然需要军队的力量。
    “磨好刀子,让皇卫营随时准备调用。”朱慈对巩永固吩咐道。
    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