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 覆巢之下-《元华伞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杨洋提了翟彪人头,跃上马背,站在马背上,再把翟彪人头穿在刀上,高高举起,大叫:“金沙帮众人听着,你们帮主已死!投降免死,抵抗就是死路一条!”金沙帮众发一声喊,四下里逃窜。这时候那面目凶恶的仆妇已回过神来,挺着剑就追这些逃窜的帮众。也有少数凶悍亡命的拿了武器,和馨洋阁众人斗在一起。

    肖东山一直站在离马不远的地方,此时离杨洋不过二丈多远,连翟彪人头的后脑天柱穴上一个杯口大小的紫癜都看得清清楚楚。金沙帮帮众已四下散开,故杨洋一眼看到肖东山,冲着他微一点头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一个平和的声音来自远方,声音不大,但是众人都听得真真切切,这声音说道:“好刀!好刀!天下武功,唯快不破,果然如此!”

    杨洋听声音来得蹊跷,大叫:“什么人!出来!”抖掉人头,下马提刀朝寨外疾奔而出,肖东山怕她遇险,也连忙紧跟其后。只见远处一人,穿一身蓑衣,戴一顶斗笠,正在不疾不徐的往外走。杨洋发力追赶,却总落后一截,她大起好胜之心,调整内息,脚下越来越快,肖东山越落越远。那人见杨洋穷追不舍,道:“丫头!别逞能!今日坏了一人,他日必赔还一人!”说着跳上树头,几个起落,已不见踪迹。杨洋也跳上树头,又往前寻了几里地,哪里还有人影?

    肖东山从后面赶上,喘着粗气道:“杨姐姐,那人呢?”杨洋摇头,道:“此人和鬼魅一样,非同小可,不知为何说今日坏了一人,他日必还一人,这个翟彪是个恶贯满盈之徒,人人得而诛之,难道还有人庇护于他?”肖东山一想,道:“翟彪底细我早探访清楚,他和几个官员有些照应,这些官员都是汉王的人,不过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……”

    杨洋道:“这事暂且不说,我一直找你呢,还怕你不来了!喏,我给你带来一个好东西。”说着,从怀里掏出一本经书,正是《明霞经》!肖东山接过书一看,果然这次是普济寺的原本,杨洋又道:“你再看看中间。”肖东山听她话中有话,翻到中间一看,吃了一惊,原来,这书中间所脱线的两页已完完整整的贴上,一页都不少!“这一页找到了?”肖东山不敢相信地问道。边问边随手再翻到最后几页,一看,最后三页每页左下角都有一些墨迹,想来就是圆怀和尚做的暗记。

    “不错,这一页也是机缘巧合,被我家相公的鸟儿叼回来了,前两日我见了我家相公,才拿到手。我先前没有把书给你,就是为了今日完璧归赵。”

    肖东山得了全本原册,失落之情却远大于惊喜,他也不道谢,只觉“我家相公”四字就如重锤一锤锤在胸口,说不出的闷痛。杨洋见他先是惊喜,后是丢魂失魄,冰雪聪明的她焉有不明之理?

    两人都沉默不语。良久,杨洋道:“肖兄弟,我们回吧!”肖东山如梦初醒,突然大叫一声“不好!”拔腿狂奔,脸上露出大骇之色,心中恐惧到了极点。杨洋见他如此,急忙紧跟其后,向寨里冲来。

    肖东山越过聚义厅,跳过石桌,跨过走廊,冲进三九的房里,只见三九倒在地上,一地鲜血。肖东山急忙跪下抱起三九一看,脖子已被割断,人已气绝。肖东山瘫坐在地,上半身不停的抖动,抖了一会儿,斗大的泪珠滚滚而下。 杨洋从肖东山跳过石桌那一刻起,已察觉是何事让肖东山如此恐惧,这一刻见此情景,愧疚、痛恨、害怕、茫然……各种情感一涌而上,呆在原地。

    馨洋阁众人见杨洋回来,都围了过来,见杨洋脸上怒气越来越重,众人也不敢作声。半晌,汪俊卿才道:“娘子,那人跑了?看清了吗?”

    杨洋并不回答,呛的一声,把背后长刀拔出了鞘,往众人脸上用睛一扫,道:“究竟是谁杀了这孩子!”

    汪俊卿道:“斩草除根,娘子驰骋江湖多年,岂有不知之理,今日为了外人反倒要问罪于自己人乎?”杨洋并不理他,又问一遍:“究竟是谁杀了这孩子!”众人见她怒气更甚,不敢作声。汪俊卿道:“无毒不丈夫,量小非君子,此童正是我杀的,你还帮外人不成!”杨洋大怒,退后一步,手指汪俊卿道:“是非自有曲直,为何一直说什么内人外人!”汪俊卿低声道:“鬼鬼祟祟,别当我不知!我就看你是不是手指头往外撇!”

    杨洋更怒,道:“吾父乃江洋大盗,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,纵横湖海三十多年,从不伤妇孺!妾身虽女流,十六岁起独掌门户,今已十年矣,亦知上天有好生之德,不敢妄伤无辜之人,夫君!你缘何如此凶残?”

    汪俊卿道:“此子乃匪首之子,‘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’?要怨也只能怨他父亲!如若不除,待其长成,常言道‘父仇不共戴天’,其必纠缠于你,‘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’,说的就是今日之事!”

    杨洋道:“我们江湖中人,何惧一个孩童。他长大后来报父仇,妾身自能挡之,如若为其所杀,是我学艺不精,是我咎由自取,何惧之有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