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众人欢呼。 虞月婵问葛友金,“同志,你叫什么名?” “葛友金,干啥?” “哦,那你以后得跟我姓,叫虞友金。” 葛友金张了张嘴,叼着的红塔山掉在腿上。 因为这个小插曲,其他人对虞月婵刮目相看,有个热心大妈还询问虞月婵的年龄,要给她介绍对象。 虞月婵自然是婉拒了。 眼看离家越来越近,她不指望售票员到地方喊她,时刻盯着系统地图,等地图上的红点闪烁起来,准备扯着嗓子喊下车。 司机早先一步踩下刹车,“同志,青石峪到了。” 虞月婵心中一暖,道谢后离开。 农忙季节,人们要么在地里割麦子,要么就在麦场里忙活,天快黑了,地里还有人干活的身影。 虞月婵走到村口的麦场,问准备扛起锄头收工的妇女:“婶子,请问许有田家怎么走?” 长着媒婆痣的大婶用精明的三角眼打量着虞月婵,满脸的八卦,“哟,这闺女好俊,去许家相亲的吧?” 书中写过,原主有三个哥哥,因为家里太穷,二哥三哥找不到媳妇,大哥倒是结婚了,大嫂三天两头闹着回娘家,日子过得鸡飞狗跳。 许家这情况,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谈资。 虞月婵很确定,从“媒婆痣”的表情看,她绝对没少说原主家的坏话。 “不是,我是他们家的亲闺女。” “媒婆痣”一听,凑近一些,盯着虞月婵上下打量,暗自跟许琴琴对比起来—— 脸蛋生的倒是俊俏,可惜尖下巴,不旺夫; 腰太细,干不了重活,别人一口气挑一缸水大气不喘,她一趟挑两半桶还得歇八回; 腚太小,估计日后是生闺女的命; 胸前两坨倒是挺大,跟村里刚生完孩子的女人似的,以后没钱了,可以给人家当奶妈补贴家用。 “媒婆痣”暗自给虞月婵贴上标签:不如许琴琴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