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客厅。 “5月15日进行试验,今天是24号,距离试验过去9天。” 贾飞把京都材料研究所的官网确认了一遍,毫无疑问,评论区已经炸了,晚上8点发的微博,这才半小时过去,就已经超过两千条评论。 “第一次点火,就是直接达到1亿摄氏度和1100秒?” “来个吊大的说说这是什么概念。” “牛逼就完事了。” “许青舟:我们又来可控核聚变领域掀桌来啦。” “达到这个目标,EAST经过19年迭代,这意味着,许青舟他们首次运行就跻身世界顶尖水平。” “牛哔两个字已经说腻了。” “不是,上周我和导师还在说许神短时间内做不出成果,这就打脸了?” “如果我们没记错的话,从许青舟宣布要做可控核聚变以来,才过去了短短一年,这正常吗?” “习惯了。” “不是,许神居然没在自己的微博先装一手,差评!” 当然,除了赞叹的,仍然有不少怀疑的声音。 “本人就是核物理领域的研究者,明确告诉大家,消息的真实性有待考证,据我所知,西班牙SMART的负三角设计,他们光磁体预冷就用了半年,研究所的‘乾坤一号’难道能跳过物理规律?” “是这个理儿。” “噱头吧,等离子体温度1亿摄氏度,哪有这么容易就实现。” 科学岛。 肖承瀚敲了敲办公室的门,走进去,见李刚表情愕然地盯着电脑屏幕,说道:“你也看到京都那边的消息了?” “嗯。” 李刚点了点头,望着材料研究所发布的技术报告,一阵叹息:“如果不是知道许教授的性格,连我都要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了。” 以现在的技术,首次点火就实现许青舟他们公布出来的目标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 但这条信息又来自于材料研究所。 “这世界真的变得越来越仍然不认识了。” 李刚苦笑起来。 都已经看到这个消息几分钟了,但他现在仍然有种梦幻的感觉。 “这群人藏得太深,在这之前居然没有透露出丁点消息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