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更喜欢玩点大的-《我一心科研,你却想骗我谈恋爱?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第二天就搭乘回米国的飞机。

    许青舟有心理准备,除了GE,要不了多久,国际可控核聚变组织(ITER)估计也会来人。

    1月6日。

    等离子物理研究所的肖承翰教授过来。

    对接和超导薄膜有关的事宜,当然,更重要的还是商量建设生产线的问题。

    两家研究所合力建设核心生产线。

    魔都超导科技有自己的4000千米高温超导带材年产能生产线,他们的超导薄膜以技术升级包集成到相应产线。

    在电力与交通领域,采用的是技术授权+联合生产模式。

    医疗领域,联影医疗会自建医用级薄膜洁净产线,采用的是技术入股的方式。

    但聚变领域需专用参数,通用产线无法满足,就需要建立自己的产线。

    按照计划,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将会组织专家进行生产线设计,保证一年内就能生产落地。

    办公室内,就许青舟和肖承翰两个人。

    “许教授,据我所知,ITER那边正在开会,商量你的超导薄膜的事情,估摸着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派遣专家过来考察,进行技术谈判。”

    肖承翰顿了顿,沉声说道:“这几年夏国和米国之间愈发紧张,这次我们研制出高性能超导薄膜,他们恐怕不会甘心。”

    在此之前,ITER超导磁体材料主要依赖日国藤仓和米国的SuperPower,夏国尚未主导核心供应链。

    许青舟淡定笑起来,无所谓地说道:“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咱们这多年都过来了,现在有技术在手上就更不用担心了。”

    肖承翰点头,抿了口茶,问:“ITER过来,你这边有没有什么想法,打算提点啥要求?”

    “在托卡马克方面,其实我们对国外并没有太多技术上需求。”

    “没错,托卡马克装置,夏国远远走在了前面。”

    夏国目前具备超导托卡马克的完整技术链条,通过整合国内超导材料与工程能力,可快速实现装置国产化。

    许青舟笑了笑,“托卡马克和仿星器,在我看来并不存在技术之争,而是取长补短,前者我们有优势,但在仿星器上,国内可以说一片空白,说不定可以争取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你的意思.技术换技术。”

    “嗯,看看能不能换到一些有用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肖承翰说:“啧啧,马普研究所的那群人把仿星器的技术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,连个十几年前的老物件情愿丢进博物馆都不愿意卖给我们,你想要技术.估计不容易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