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但说真的,越看这小子越顺眼。 是会心疼媳妇的。 王女士观点就不一样了,“他要是欠揍,就使劲儿收拾,老婆管老公,天经地义。” 许守云和宋世松相视一眼,端着茶抿了抿茶水,表示不愿意参与这个话题。 这个话题倒是没持续下去,张军丽说:“在研究所转了一圈了,基本没见到啥人,你们现在有多少人了?” “研究员,行政,后勤之类各种加起来快小70人了吧。” “这么多了?” “上个月又招了一些,准备和京大这边联合成立一个设备研究中心。” 一大家子人从研究所聊到了产品,又聊到了目前的电动汽车,宋世松就准备换辆电车。 许青舟和宋瑶的意见。 先稳一手。 在办公室呆了20分钟,大家聊到一会儿去京大逛逛的时候,许青舟的手机响起来。 来电显示上是郑旭的名字。 办公室内,大家也安静下来。 “教授,你还在研究所?” “嗯,在。” 郑旭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:“我们发现了个新的东西,你可能得需要过来看一下。” “好,我现在过来。” 许青舟直接说,两人也没有多聊,挂断电话。 “有急事?”宋瑶问。 “嗯,郑旭那边出现了点情况,需要我过去一趟。” 宋世松笑着说道:“青舟,工作要紧,你先过去看看吧。” “好,爸妈,叔叔阿姨,你们先喝茶。” 许青舟招呼。 大家都知道他今天请假,除非真的遇到大问题,否则不会特意给他打电话过来。 “赶快去吧,有小瑶陪我们呢。” 王霞萍挥了挥手。 许青舟没浪费时间,拿起一侧挂衣架上的白大褂披在身上,出门了。 王霞萍暗自点头,心说这小子平时不着调,穿着白大褂之后还真有点工作的样子。 2号实验楼,电化学实验室。 许青舟的目光落到手套箱对面的郑旭身上,走过去后直接问道:“出什么事儿了?” “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,我想一定要请你过来看看。” 郑旭递过来两管样品,“左侧这个是使用磷修饰碳纳米管负载硫化物后电解液的样品,右边这管里边是铌基异质结构纳米片的电解液样品。” 许青舟盯着两管样品看了看,比较明显的是,左侧电解液抽取器中残存的淡黄色液体比往常清澈很多。 手套箱内是刚拆解的锂硫电池。 磷修饰碳纳米管负载硫化物()正极片,表面泛着金属磷化物特有的蓝灰色光泽。 “电池管理系统显示:第2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91.2%,对照组仅68.5%,库仑效率也稳定在99.3%,而对照组才95.1%。” 郑旭的声音有些激动。 许青舟拿到样品,就和郑旭从实验室出来。 “给我看看紫外可见光谱检测。”许青舟沉默片刻,就转头对一侧的操作员说道。 光谱检测的数据图出现在屏幕上,LiS特征峰(450 nm)强度降低83%。 许青舟看完数据,又把样品塞到了一侧的放行机器里边,启动原位拉曼系统,激光聚焦于正极表面。 监视器内,能够清晰地看到2100 cm处出现强峰(P-S键振动),证实磷修饰层与LiPSs形成化学键合。 许青舟检查完同步辐射XANES数据,沉声说道:“磷的L-edge吸收峰偏移0.7 eV,说明电子转移增强——这可能是选择性催化的关键。” 他顿了顿,“冷冻电镜截面分析出来没?” “已经在做了,还有一会儿。” 许青舟点头,在办公桌前坐下,“那我们先把所有细节过一遍,尽快出个实验方案。”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。 许青舟长吐了口气,沉声说道:“先做对比实验,把磷换成氮,验证是否专属磷的d带中心调控作用,联合计算组开展DFT模拟,计算LiPSs在P-CoS(001)面的吸附能。先把这种材料的稳定性确定下来,再进行迭代实验。” 可以想象一下,磷修饰层就像是纳米级的智能渔网,能够筛掉大分子LiS/S,磷活性位点(-PO基团)像带倒钩的渔线,通过路易斯酸碱作用锚定LiPSs,硫化钴催化剂则如“电动绞盘”,加速LiS沉积/分解。 这一套下来,穿梭效应就会显著降低。 难怪郑旭要喊他过来,这绝对算得上是重大发现,第一次验证到能够明显抑制穿梭效应的材料,一旦确认真的能搞定穿梭效应,将会是革命性颠覆。 “好。” 郑旭点点头,立刻出去组织成员安排加班。 方案大致出来了,计算组做模拟,他们这边直接开启一个48小时连续测试,用200组平行实验验证重现性。 研究员们倒是一点意见都没有,甚至相当兴奋。这种新的发现对于研究者而言有致命的诱惑,如果不是要陪父母,许青舟估计都得一头扎进实验里边。 等许青舟从实验室出来,已经中午11点。 宋瑶发了消息,她们正在未名湖畔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