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么说吧,现在国内的常规水平在50万-80万,排在前面的,例如松山湖实验室的年薪就在80万-150万之间。 国际上,美国国家实验室内的博士后收入在50万人民币左右,科学家则在80万-200万人民币之间。 并且,上述薪资里还不包括绩效奖励和项目分成。 人才,是研究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,设备搞定,要是忽视人才投入导致技术滞后与产业化失败,那就亏大发了。 许青舟就是想通过高额薪资对人才的吸引,组建强大的研究团队,让研究所快速形成专利壁垒并抢占国际技术制高点。 因为,在薪资这方面,他很舍得花钱。 要想马儿跑,就得让马儿吃草,那些理想主义的豪言壮志用在关键时候鼓舞士气还行。 当然,工资高,招聘条件同样苛刻。 最基础的,就是要材料科学、凝聚态物理、核工程等博士学位,并需要以1作的身份发表过至少3篇顶刊sci。 另外,有海外顶尖实验室,如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、德国马普所等经历者优先。 除了正式的研究员,研究所还设立本科生实习岗位,能够为京大学生提供锻炼机会。 “季主任如果不过来的话,再过几年说不定就升院长了。” 许青舟又觉得有些搞笑。 这位季主任老在就想挖他去物院。现在,他没去成物院,对方倒是叫他挖过来了。 当然,京都材料研究所的地位比较特殊。 等正式成立,季云石肯定也会身居要职,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也算是提前升上去了。 所以,这其实属于双向奔赴吧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