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朝实验室过去,路上,思索接下来这段时间的安排。 超导薄膜实验,电池实验,帮宋瑶做模型,再就是准备12月中旬的报告,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。 “有得忙了。” 许青舟笑着摇摇头,倒是没觉得累,毕竟尝试新的东西总会让人有种期待感。 他刚进办公室,就听卡森激动地说:“教授,似乎有效果!” “哦,我看看。” 许青舟来到电脑面前:“拉曼光谱D峰与G峰强度比(ID/IG)的异常变化,数据:ID/IG = 0.38± 0.05,对照组ID/IG = 0.42± 0.03。” 卡森说道:“石墨烯缺陷密度降低约10%,暗示等离子体可能诱导了界面电子态重整,但误差范围重叠,需更高精度测试。” “没错。”许青舟微微点头,沉声说道:“样本B2018010264的Jc最高值达1.3×10 A/cm,暗示参数敏感性强,可能存在局部钉扎中心优化。” “对。” 卡森微微点头,又叹息说道:“遗憾的是,第2片完全报废,无法进行下一组实验,只能参考某些数据。” 有显著的效果,但仅限于某个项目,就比如上面的缺陷密度降低,但石墨烯却显示有损伤。 “你先进行下一步处理,ALD沉积。” “没问题。” 卡森带着样品进实验室,许青舟则是在电脑面前坐下,掏出一张手稿进行验算。 希望能通过数学的方式找到问题所在。 下午4点。 许青舟把大家召集在一起,巩固了接下来的实验计划:“下次实验,Nb(OEt)脉冲时间从0.1 s增至0.15 s,Sn(CH)脉冲时间从0.2 s减至0.18 s” “没问题。” 卡森干劲儿十足。 许青舟用2周时间,把实验申请和实验计划做好,技术转让办公室也很给力,11月14日就把协议拟好给许青舟发过来。 宋瑶检查一遍,添加几个小条款,确认各个部分都完美过后,才把协议发过去。 而超导薄膜的实验一切向好,卡森带着两个小助手在实验室进行了两周时间反复实验,找到合理的参数。 连续忙碌两周,许青舟这个周末给大家放了两天假,他自己则是预约了4小时实验。 根据他这些年看的资料,目前抑制锂枝晶的核心策略主要围绕优化锂离子分布、提升界面稳定性和调控沉积行为展开。 第(1/3)页